欢迎光临王松,王松国画艺术网,画韵传媒网!
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王松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
康平首页 作品

相关资讯

联系我们

咨询热线:


139-9200-8306


邮件:931737117@qq.com


网址:
www.sxshzp.cn


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电子正街南段裕

详细信息

黄宾虹与“国画民学”

发布时间:2019/1/2 浏览量:1472 分享到:

王松王松王松国画艺术网http://www.yuehechina.com/ws在研习黄宾虹山水画时,他的国画民学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。

1948年8月15日,在杭州美术学会上,黄宾虹发表了一篇关于国画民学的讲演。他说:“绘画的早期均与宗教有关,如汉魏六朝以及唐宋画里的圣贤、仙释,从事绘画的人多少要受宗教的暗示或束缚,不能自主选择题材。宗教画以前大都是神话图画,如《舜目重瞳》、《伏羲蛇身》之类,之后君学统治一切,绘画必须为宗庙朝廷服务,以为政治做宣传。”也就是说君学绘画的目的是为宗教政治服务的。画家没有选择题材的自由,充其量是在用自己的手,说别人要说的话。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情感,故而作品只能达到外表的华美,难以率真。除非画家也是宗教信徒,否则都是为人作嫁,工匠而已。

我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在先,人物画的题材多是神仙皇帝、才子佳人,如 顾恺之的《女史箴图》、《洛神赋图》,阎立本的《历代帝王图》、《步辇图》,张萱的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,李思训的《明皇幸蜀图》等等,所描述的故事也是与儒家的经世致用之类,目的是为:“助人伦,成教化,著升沉”。从事这类绘画的多是宫廷画家,其思想多受儒家思想的指导,讲秩序,重伦理,注重外在形式的严整,如同“礼乐 ”。这是君学绘画的特点。

那么民学绘画又是怎么回事呢?当然,“民学”是相对“君学”提出来的。黄宾虹讲:“君学自黄帝起至于三代,民学自东周孔子时代起,君位在传贤的时代不乏仁圣之君,西周以变为传子,封建制度成立。自后天子诸侯叔侄兄弟之间,  觊觎君位,便战乱相寻几无宁日。春秋战国时代,贵族封建政治和为他们制定的礼乐崩坏,诸子百家著书立说,竞相辩难,遂有了各自的学说。师儒传道设教,贫民有自由学习和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,这种精神便是民学精神。其结果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。”这段话中黄宾虹阐述了民学精神产生的根源,并肯定了民学精神便是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。可见提倡人格自由是民学的根本。

王松王松国画艺术网http://www.yuehechina.com/ws还讲:“老子是讲民学的人,他反对帝王,主张无为而治。也就是说大家自由的发展的意思。他说:‘圣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’圣人是一种聪明的人也得法乎自然,自然就是法。中国画讲‘师法造化’即是此意。不过就作画来讲,有法业以低了一格,要透过法而没有法,不拘于法,得无法之法方有天趣。然后可以出神入化。”

民学绘画与君学绘画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?他说:“君学重在外表,在于迎合别人;民学重在精神,在于发挥自己。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的整齐好看,民学则在骨子里求精神和个性的美。含而不露才有深长的意味。”

从黄宾虹以上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,君学与民学有几个显著的不同:1、绘画的目的不同,君学是为宗教政治服务,为他人而画。而民学绘画则是为自己而画,是以自娱为目的的,是发自内心的需要。我估且把它归结为价值观的不同。2、审美追求的不同。君学追求的是庄严肃穆的庙堂气,华丽整齐的秩序感,重在外表。而民学绘画则讲究自然而然的天趣,是老子的无为哲学,求的是无用之用,重在内在精神。3、表现方法上亦有区别,君学讲整齐、重外美,民学则讲不齐中求齐,含而不露。

历史上有人将画家分为职业的和业余的两类。职业的包括宫廷画师、民间画师、市井画家,尽管他们服务的对象不同,艺术造诣也各有高低。但他们有一共同的特点,就是为他人服务,得讨人喜欢,否则就没有饭吃,或者要吃苦头。他们受制于人,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。古代业余画家多是文人墨客,他们同时也可能是官人仕子。他们在从政之余以书画为乐,或遭贬谪之后以书画为寄,发散胸中之块垒。不管怎样,他们是为自己作画,可以率意为之,畅达心性。当然事情总不是纯粹的。职业画家不一定就没有山林之想,不然怎么会出现扬州八怪呢。业余画家也不乏名利之徒,不能概而论之。

明代董其昌将画分为南北二宗。唐之后,禅学兴起,宗派林立。有‘积劫成佛’的渐悟派亦有‘一超直入,立地成佛’的顿悟派。董亦习禅,并以禅参画。将画家亦分为南北二宗。南宗以王维为代表,北宗以李思训为代表。北宗精工,南宗雅和。董赞王维之画:“云峰石迹,迥出天机,笔意纵横,参乎造化。”说:“若马、夏及李唐、刘松年,又是大将军之派,非吾曹所宜学。”由此可见董其昌是倡南贬北的,他所崇尚的是‘迥出天机,笔意纵横’。

那么黄宾虹的君学与民学之分与以上二家相比有何不同、有和进步?职业和业余之分,只是职业形态的不同。本质上难以严格区分,正如我前边所讲的不尽然。宫廷画家未必就不向往山林,业余画家也未必一定不求功利。石涛乃出家之人尚且期待皇帝召见,况一般人乎。董的分法主要是从风格上去分南北差异。而黄的君学与民学之分看似和以上二种观点类似,但又有不同。他是从目的论上来分析,从价值观上见分野。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,就有什么样的审美观。在这一点上黄宾虹抓住了根本,对美术史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从黄宾虹的言论和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,他是深受民学思想影响的。由诸子百家到老子的‘师法自然’,再到法外求法、无法而法、出神入化。这条线索指引着他的艺术道路不断向前延伸。如果说民学是它的基本价值观的话,那么师法自然则是他的审美观。这种亲近自然,寄兴林泉的审美观不仅是黄宾虹一人的艺术追求,也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向往。诸如‘商山四皓’隐居云霞,采紫芝而食。‘竹林七贤’笑傲山林谈玄论道而不仕。李白诗曰:“且放白鹿青岩间,须行即骑访名山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。”陶渊明结庐田园,王维隐居终南。种种事例表明追求性情放达,精神自由是历代文人的共同心声。也是艺术的真谛所在。黄宾虹选择民学即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,无疑是正确的。

黄宾虹既是民学绘画思想的提出者,也是实践者。基于师法自然的审美观他在造型上、笔墨上及色彩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。在造型上他主张不齐之齐,乱而不乱,他说天生的东西绝不会是整齐的,所以要不齐。不齐之齐,齐而不齐才是美。他笔下的山石树木、云水屋宇皆是本着这一原则写出,自然天成。有时乍看并不好看,因为不整齐、不顺眼。细读之则妙趣横生,笔墨之际无非生机,一片化境。他用一生的精力研究笔墨,创造了‘五笔七墨’之法,将笔墨的独特审美价值推向了极致。他说画之神妙,全在用笔。用笔之法,包安吴‘万毫齐力’可谓真诀其微。看来线条的质感不仅是形式之美的外在表现,亦是生命力的体现。在用墨上他善于用破墨,浓淡相破、水墨相破、色墨相破变化万千。特别是积墨之法,尤胜前人,实中有虚、虚中有实,深厚而透气,营造出了山川浑厚、草木华滋之妙境。他说“作画当以大自然为师,若胸有丘壑运笔便自如畅达。”

七十岁以后他遍游祖国名山,足迹踏遍齐鲁、江浙、川桂从真山水中求得真实感受,从‘雨淋墙头’、‘月移壁’的启发中悟到了‘实中虚’、‘虚中实’的妙谛。以金石书法之道入画,用钗股漏痕之笔意创造了浑厚华滋的笔墨语言,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。在用笔、用墨、用水上达到了前人未有的高度。以不齐之齐的造型手法来状物写景,形成了黑、密、厚、重看似粗涂乱服,实则气韵生动的独特画风。成功地将中国山水画从古典形态引向了现代,这一点也暗合了他青年时期立志维新的诉求。他的艺术树立了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又一高峰。王松王松国画艺术网http://www.yuehechina.com/ws的艺术,由于有了追求内美的民学思想,因而具备了穿越时代的精神魅力。历久而弥新,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好的艺术既是过去的,亦是现在的,也是将来的。真理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。黄宾虹的绘画民学精神,不仅对研习黄宾虹艺术的人是一把钥匙,对整个美术界皆有指导意义,特别是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有借鉴意义。当代山水画以创新为旨归只注重了图式新奇、样式华丽,实际上是走上了形式外美的道路。展览会上为了吸引眼球,求大、求满、求奇,求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比比皆是。黄宾虹所谓的内美精神难以见到,究其原因乃是急功近利的出发点出了问题。要治此病,黄宾虹的绘画民学精神当是一剂良药。


上一篇:读王松